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分享到
朋友圈

分享到
QQ空間
發布日期:2021-04-20 來源: 蘭迪機器 瀏覽:
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方法》已于2月1日正式實施,該管理辦法規范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也是落實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
蘭迪V玻用于百子灣被動房項目
從某種程度上講,碳排放權意味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權和發展空間;碳排放權的受限與耗盡,意味著經濟發展速度與規模的放緩與收縮。因此,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穩步增長, 并在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民族復興大計的關鍵。 根據《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18》的數據顯示, 我國建筑單位面積碳排放強度為36kg/m2,是全社會經濟活動中資源消耗和環境負荷占比最大的行業;顯然,提升建筑節能標準、挖掘建筑節能的潛力,是我國碳排放能否達標的關鍵,也是我國在國際碳排放交易中能否占據主動位置的核心。
2021年1月1日正式執行的北京市《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出現了兩大重磅升級:建筑外墻保溫厚度增加、門窗的傳熱系數K值要低于1.1 W/(㎡·K), 從而使建筑節能率由75%提升至80%以上。 面對建筑節能設計新規,各省市相應建筑節能標準的出臺指日可待, 所有建筑、建材等相關企業也將面臨乘風而上的機遇或者生死存亡的挑戰。
眾所周知, 門窗僅占建筑面積的10%, 其所造成的能源流失卻占建筑總能耗的40%; 在當今門窗面積逐漸增大、建筑幕墻日益普及的趨勢下, 全國五千余家門窗幕墻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不容忽視。 目前, 市面上能達到K值低于1.1的主流整窗方案為三玻兩腔配置95斷橋鋁, 與蘭迪V玻配置72斷橋鋁方案相比, 其所增加的鋁材及玻璃在制造過程中的碳排放就達到 57Kg/m2, 見表一;
表一
與中空玻璃相比, 四萬平米建筑面積的商業大廈, 若全部使用蘭迪V玻,每年可節約電費約58萬元、減少碳排約600噸, 見表二。
表二
由此可見, 真空玻璃的廣泛應用和替代, 將大幅減少玻璃及鋁材的用量并形成持續的節能減排效應, 從而降低建筑領域的總碳排放量, 對我國實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產生深遠影響, 為爭取中國的發展權、實現民族的復興做出巨大貢獻!
注:①根據國際鋁協(IAI)2020年數據: 每生產一噸鋁材需要排放16.8噸二氧化碳; 根據碳排放交易網數據: 每生產一噸玻璃, 大約需要排放600Kg二氧化碳;
②該數據以洛陽(寒冷地區)某商業大廈為例, 其建筑面積約四萬平米, 玻璃門窗、幕墻合計約一萬平米; 限于篇幅,其它條件數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