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分享到
朋友圈

分享到
QQ空間
發布日期:2021-07-21 來源: 蘭迪機器 瀏覽:
化學穩定性:物質在化學因素作用下保持原有物理化學性質的能力。
玻璃制品的化學穩定性,是指在使用的過程中受到水、酸、堿、鹽類、氣體等其它化學試劑溶液侵蝕時,玻璃對這些侵蝕的抵抗能力。
化學穩定性取決于玻璃的抗蝕能力以及侵蝕介質(水、酸、堿及大氣等)的種類和特性。
影響玻璃化學穩定性的主要因素:
1、化學組成的影響;
(1) 硅酸鹽玻璃的耐水性和耐酸性主要取決于硅氧和堿金屬氧化物的含量;
(2) 玻璃中同時存在兩種堿金屬氧化物時,由于“混合堿效應”使玻璃的化學穩定性出現極值;
(3) 在硅酸鹽玻璃中以堿土金屬或其他二價金屬氧化物置換硅氧時會降低玻璃的化學穩定性,但降低的效應較堿金屬弱。
2、熱處理的影響;
(1) 一般來說,退火玻璃比淬火玻璃化學穩定性高;
(2) 明焰退火,玻璃化學穩定性增加,暗焰退火,玻璃化學穩定性降低。
(3) 硼硅酸鹽玻璃在退火過程中會發生分相,化學穩定性與形成的分相結構有關。
3、表面狀態的影響;
(1) 介質對玻璃的侵蝕首先從表面開始,表面狀態對玻璃化學穩定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可以通過表面處理改變玻璃的表面狀態。
4、溫度和壓力的影響;
(1) 化學穩定性隨溫度的升高而劇烈變化。
(2) 壓力的影響也很大。